2025年4月26日,北京时间19:00,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魏汉(Singh Vikash Kumar)应邀主讲“《罗摩衍那》对印度文学的持久影响”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视觉与历史文化系列讲座”第49期,由绍兴市柯桥区稽山书院、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主办,李翎师生团队承办。主持人为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成文琦。
这场讲座魏汉老师深入探讨了《罗摩衍那》在印度及全球文学中的影响,尤其是它对印度文化、社会及宗教的深远影响。《罗摩衍那》作为印度古代史诗之一,不仅仅是印度文学的宝贵遗产,更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对印度文化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讲座通过详细分析《罗摩衍那》的历史背景、人物设定、宗教象征及其全球传播,向听众展示了这一作品如何渗透到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几千年来各地文化、宗教和艺术的源泉。
一、《罗摩衍那》及其影响
首先,魏汉老师介绍了《罗摩衍那》的创作背景,强调这部史诗由印度古代诗人蚁垤(Valmiki)创作。魏汉老师指出,《罗摩衍那》不仅是印度古代文学的瑰宝,还被认为是“最初的诗歌(adikavya)”。它对印度文学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特别提到,《罗摩衍那》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还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的社会、宗教和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罗摩衍那》的主要人物及内容
《罗摩衍那》讲述了罗摩神(Rama)的传奇故事。罗摩神不仅是这部史诗的主角,还象征着印度文化中理想化的完美人物。他是忠诚的儿子、贤良的丈夫、勇敢的兄弟和诚实的朋友。魏汉老师强调,罗摩神的形象不仅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道德标准,也成为了印度教徒心目中的精神导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罗摩神的形象影响了印度的各个层面,包括社会风尚、教育、家庭关系以及国家治理等。
讲座又进一步探讨了《罗摩衍那》的故事架构和主要人物。讲者详细分析了罗摩神(Rama)、悉多(Sita)、罗什曼那(Lakshmana)、哈奴曼等(Hanuman)主要人物的性格和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指出,罗摩神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的形象在印度文化中代表着理想的父子关系、婚姻关系以及兄弟情谊。同时,罗摩神与哈奴曼的友谊也成为了印度文化中的友谊象征,展现了忠诚与合作的重要性。
图一:《罗摩衍那》中的人物形象
在分析人物时,讲者也提到反面人物——魔王罗波那(Ravana),他是故事中的主要对立面。讲者解释了罗波那的形象不仅仅是邪恶的化身,也是对罗摩神完美人格的挑战,正是这种“善恶之争”使得《罗摩衍那》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比罗摩神与罗波那,讲者展示了《罗摩衍那》如何通过人物的塑造展现道德冲突与社会价值观的碰撞。
还特别强调了《罗摩衍那》在印度社会中的实际影响,尤其是在节庆和民间艺术中的体现。印度的许多节日和文化活动都与《罗摩衍那》紧密相连,例如灯节(Diwali)。灯节象征着罗摩神战胜邪恶力量并带着悉多回到家园的故事。讲者展示了许多印度教徒在节日期间通过戏剧、歌舞等形式重新演绎《罗摩衍那》,这不仅是对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的方式。
图二:《罗摩衍那》中光明战胜黑暗寓意图
三、《罗摩衍那》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讲者进一步分析了《罗摩衍那》如何通过不同版本在全球传播,并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印度外,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受到了《罗摩衍那》的深刻影响。在这些地区,罗摩神的故事不仅被传颂,还被融入当地的文学、艺术和宗教实践中。讲者举例说明,《罗摩衍那》在斯里兰卡的演绎版本中,罗摩的故事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而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罗摩衍那》则与当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成为了重要的民间传统。
图三:印度尼西亚版《罗摩衍那》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
图四:土耳其版《罗摩衍那》中皮影戏的人物形象
图五:泰国、柬埔寨版《罗摩衍那》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
图六:马来西亚版《罗摩衍那》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
讲座最后,魏汉老师总结了《罗摩衍那》对印度文学及全球文学的巨大影响。他指出,《罗摩衍那》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一部具有普遍文化价值的作品。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和宗教层面来看,它都提供了对人类理想、道德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讲者还强调,《罗摩衍那》的影响至今依然深远,不仅影响了印度教徒的宗教生活,也成为全球范围内文化交融的象征。通过这部史诗,印度文化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得以连接与互动,展现了人类文明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共同追求——理想的道德行为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主讲人介绍:
魏汉(Singh Vikash Kumar),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印度文学文化,中印文化交流工作。曾任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 CCTV-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担任碧桂园总裁助理、碧桂园房地产有限公司海外投资经理,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Anandiben Patel)、印度中央邦首席部长(Shivraj Singh Chauhan)访问中国时的贴身翻译。精通印地语、英语、汉语、乌尔都语、梵语、尼泊尔语。参与编写两部著作,翻译两部著作,参与中印两国政府主导的经典互译项目《秦腔》,发表多篇文章。
主持人介绍:
成文琦,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